【陜西日報】“星期天工程師”托起民企的農科院
發布時間:2022-03-18 瀏覽 次
聽說渭南經開區一家民營企業正在建設自己的農業科學研究院,2月14日,記者來
到這家名為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陜西秦云農檢)的企業
一探究竟。
“我們去年下半年啟動陜西秦云農業科學研究院建設,目前主體工程進度已完成80%。”
該公司董事長雷浩說,“我們在這里規劃了專家工作站、遠程會議室、數據庫、產品展示廳、
科普教育館等區域。”
觀了該企業的實驗中心和專家工作站。
地對一份份樣品進行分析檢測。雷浩說:“在這里我們可以對食品、農產品、水質、土壤、飼
料、肥料等進行檢驗檢測,基本涵蓋了農業生產各環節。”據悉,實驗中心目前已取得行業所
需全部資質,認可參數達到5000余項。
一部與發酵飼料有關的團體標準,幾個關鍵數據拿不準,正在與專家討論。”一名科研人員說。
據介紹,參與討論的專家是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和知名高校的
專家教授。
雷浩說:“我們與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,結合企業需求和專家特長,讓專家利用閑暇時間參
與到企業的科研工作中,同時對研究院科研計劃制定、研發課題選擇、科研攻關等進行指導把
關。”據悉,目前該企業累計主導、參與制定各類標準34項,取得發明、實用專利25項,發表
論文近50篇。
術要求越來越高,企業必須以科技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。該
研究院以農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技術研發創新為核心,通過搭建專家工作站、線上服務、儀器共
享以及科研成果轉化、技術培訓等平臺,圍繞農業規劃、農業環境工程治理、農副產品及畜產品、
乳產品質量安全及深加工等開展研發工作,最終輸出相應的科研成果、技術標準。
這是我們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。”渭南經開區發改局副局長王蕾芳說,近年來,
渭南經開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,積極推動科研創新成果產業化,累計培育國家
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、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家、省級中小企業技術中心11家、省級專
精特新企業5家,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%以上。